筑牢食安信用网 护航舌尖樱花香 ——赤壁市市场监管局构建"三位一体"食安守护体系
三月葛仙山,粉樱烟霞间。随着"2025醉美樱花踏青季"盛装启幕,赤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"信用+监管+服务"模式,以诚信建设赋能食安治理,让万树繁花下跃动着安心消费的法治脉搏。
信用画像构建预警屏障
樱花大道旁的"食安会客厅"里,20家餐饮单位正在签订《诚信经营承诺书》。执法人员通过"鄂食安"信用监管系统,现场公示商户食品安全信用等级。"这家农家乐是A级笑脸单位,食材可溯源体系全程透明。"游客赵女士扫描店门"信用二维码"后放心下单。针对流动摊贩群体,监管局推行"一户一档"动态管理,42家摊主在签署《临时经营备案书》时同步录入信用承诺,违规记录将纳入征信评价体系。
智慧快检淬炼技术利剑
"滴滴——"食品快检车前,刚从枝头采摘的葛仙山春笋正接受农残检测。监管部门创新采用"信用分级快检"模式,对信用B级以下商户实行200%抽样强度。智能检测车配备的ATP生物荧光检测仪10分钟内出具餐具洁净度数值,"这种检测比肉眼直观多了!"农家乐主李老板看着85分的合格结果松了口气。流动检测站同步展示的《樱花季失信惩戒典型案例》,以某民宿使用过期调味料的实际案例警示经营者:"信用污点会影响明年参展资格!"
信用联动激活共治基因
在游客服务中心,信用修复窗口前排起长队。某特产店因标签瑕疵被记入信用档案后,通过参加食安法规培训和志愿宣传活动完成信用修复。"这种教育式监管让我们心服口服。"店主王女士感叹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文旅局推出的"信用消费地图",将景区周边商户信用评级与旅游导览相结合,信用A级单位可获优先推荐。
此次行动开展以来,已建立"红黑榜"公示栏8处,归集信用信息127条,发放《诚信经营导则》500余份。赤壁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信用应用场景建设,通过设立"樱花食安信用积分"、打造餐饮业"信用灯塔"工程等创新举措,让诚信公约成为葛仙山最动人的春之印记。
文章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