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:以“信用+”提升社会治理成效
近年来,咸宁市结合信用建设深化推进,创新推行“信用+基层治理”,增强了信用管理赋能社会治理和精致城市建设实效,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。
在梅园社区祥和苑小区,“桂乡管家”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小区楼栋,按照楼道内是否乱搭建、乱堆乱放、乱拉电线等评估标准进行打分,评选出“最美楼栋”,并按照分数高低,对在楼栋治理中表现优异的“邻里管家”和志愿者给予积分奖励,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。“作为小区的一分子,维持楼道的干净整洁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,现在有了积分兑换,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!”童光芝是梅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文艺队的队长,也是祥和苑小区的“邻里管家”,在这次积分兑换活动中,她用积分兑换到了心仪的生活用品。
“积分制”同样活跃在乡村治理中,在太乙村,村“两委”多次召开村湾夜话,结合村规民约,把秸秆禁烧、移风易俗、志愿服务、环境整治、家庭文明、邻里互助等具体事项纳入积分管理,共同制定出《太乙村积减分细则》与《商品积分兑换标准》,在共同推选出专人清算积分的同时,还定期在村公示栏上公示积分情况,确保积分清算公平公正,通过每季度开展评比赋分,对积分高者进行物质奖励,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内事务,将基层治理从“任务要求”转化为“激励引导”。
余佐村背靠潜山国家森林公园,龙潭河及其支流从村湾腹地蜿蜒而过,森林防火和防溺水工作压力较大,“积分兑换”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安全宣传和日常巡逻的队伍中来。
“以前主要是党员干部、退役军人组成的‘应急突击队’在第一线宣传巡查,群众很少主动参与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现在志愿服务时长可以兑换生活物品,大家的‘主人翁’意识明显增强,志愿服务队伍也越来越庞大。”余佐村党委书记吕友柏介绍。
浮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下一步将指导辖区各村、社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,创新信用激励机制。发挥“信用积分”的双重激励优势,助力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,激励市民诚实做事、诚信做人,以强化个体诚信推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。
文章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