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案例

【褒扬诚信典型】高新区AAA诚信企业代表孙亚明:擦亮“咸宁制造”这张靓丽名片

发布时间:2025-05-05  来源: 咸宁日报 

在长江经济带的璀璨版图上,咸宁这座“香城泉都”正以优质的营商环境滋养着一批批优秀企业。作为工信部授予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代表,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咸宁南玻”)凭借技术创新与跨区域协作,成为咸宁楚商风采的生动缩影,更以“咸产”品牌之力,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发展的“咸宁速度”与“咸宁温度”。

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明说,咸宁南玻的发展历程,是咸宁“有呼必应”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。2011年咸宁南玻成立以后,便以45万吨年产能成为华中地区玻璃产业标杆。2021年,当企业启动总投资8.6亿元的光伏封装材料生产线项目时,咸宁高新区组建工作专班,面对地下溶洞带地质难题,组织专家论证方案,协助企业70天完成2187根深桩施工;为保障110千伏双回路供电的建设进度,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,从勘察到送电仅用45天;针对570名产业工人缺口,市人社部门线上线下联动招工,实现“投产即满产”。

这种“把企业事当自家事”的态度,让这座23个足球场大小的“超级工厂”从开工到点火仅用时12个月零20天,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投产。

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咸宁市政府坚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。咸宁南玻在咸宁政府支持和帮助下,完成了发展与生态的融合:窑炉余热发电站年供电量达7000万度,相当于厂区35%用电需求,所发电量相当于节约2.45万吨标准煤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.4万吨,2019年荣获工信部颁发的“绿色工厂”称号。

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跨越,咸宁南玻统筹完成了浮法玻璃超白生产线的技术升级改造工作;科研团队申报专利140余项;超白玻璃技改项目为企业新增产值4.8亿元。咸宁南玻的光速发展见证着“咸宁速度”的诞生。

从一片荒芜到产值数十亿的“绿色工厂”,从单一生产线到全产业链布局,咸宁南玻的蜕变之路,正是咸宁营商环境优化与跨区域协作成果的集中体现。

当下,咸宁正以“5+4”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蓝图,打造大健康、装备制造、食品饮料、新型建材、文化旅游五大产业集群。随着更多如南玻般的楚商企业崛起,咸宁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、更优质的生态,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让“咸宁制造”成为长江经济带上又一张闪亮名片。(咸宁南玻供稿)